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秭归县监狱图书室建设前后对比分析
所属图书:中国公共文化政策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4)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关键词:
高墙内人群也应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秭归县图书馆指导监狱图书室建设与服务典型案例

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明确规定:“监狱应当设立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必要的教育设施。”不过,对图书室的规模未做出明确要求。2004年新修订的《现代化文明监狱标准》则规定,“图书室藏书量平均每名罪犯不少于10本”。然而,它对藏书的种类、更新频率以及经费来源未做出明确规定,由于规定笼统,所以各地执行时效率不一。

秭归县监狱图书室以前规模很小,只有600余册图书,馆藏结构很不合理,书籍老旧,并且管理机制不健全,未能充分发挥协助监狱教育改造的职能。2011年1月起,秭归县图书馆协助县监狱开设监狱图书室,旨在为监狱的安全稳定筑起防线,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服刑人员中的教育改造作用。

高质量建设,规范化管理

1.硬件设施标准化

考虑到通风和采光条件,秭归县监狱精选了原来的干警会议室来建设图书室。图书室面积82平方米,装修过程中,统一标示标牌,注重室内文化氛围营造,并购置了8组书柜、3组报刊架和24套阅览桌椅。室内人为障碍少,自然光照充足,便于服刑人员阅读。

2.图书来源多样化

秭归县监狱图书室的图书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挑选原有的可读图书继续上架。二是秭归县公安局拨付30000元经费,购置1200册图书,并且2011年以后,每年拨付5000元图书购置费,纳入监狱年度预算。三是秭归县图书馆通过流动图书车定期送书(图书流通站),为其提供稳定的更新书源。秭归县图书馆每次流通500册次,两月流通一次,每年能为监狱图书室提供3000册次的更新书源。四是各界捐赠。有狱警捐书;有服刑人员将自己的书拿出来共享;秭归县图书馆也开放了对普通读者的捐书受理。因为社会读者的很多闲置书找不到出口,又舍不得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