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11种农副土特产品供求情况
所属图书:1999~200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00年4月
关键词:
1999~2000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始终围绕着逐步取消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统购统销制度、推进农产品经营市场化而展开的。回顾农村改革开放,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既是较早出台的改革措施,又是进展最为艰难的改革举措之一。一方面,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至今尚未建立起比较健全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仍在努力推进和继续深化之中。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从对计划经济体制整体性突破的意义上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始于1985年。从1985年到1991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推进“双轨制”,具体表现为计划流通与市场流通并存。当时,由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尚未进入整体性突破,其弊端逐渐显露,最明显的问题是国家面对众多重要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难以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反应,因此需要相应地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由此实施: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仍由国家实行较大比重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价格调整和产品购销由国家直接掌握;计划管理外的部分则实行市场调节,价格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实行流通“双轨制”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棉花、食油等大宗农产品,对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则实行以放开购销价格和流通渠道为内容的流通体制改革。从农产品流通体制实际改革的效果看,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双轨制”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较为顺利,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从1992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