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一个城市的人口文化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对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文化结构及近1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初步研究。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北京人口文盲率已经大幅下降,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居全国首位。从1982~2000年的18年中,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近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的速度还在加快,而且不同地区、不同行职业之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也在变化之中。北京人口的基本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文化水平提高,区域差距缩小
1.人口文化水平提高
人口文化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本区域所占比重提高、文盲率下降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几个方面,这里试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中各区县的教育指数(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与未上过学人口和扫盲班人口比重之比)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总体的变化趋势和各区县的发展状况。三次人口普查中分地区人口文化水平对比如表1。
表1 三次人口普查中分区县人口文化水平对比
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的速度在加快:人口平均教育指数从1982年的0.35上升到1990年的0.95再到2000年的3.63,年均增长率从80年代的13.29%提高到90年代的14.35%;人口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7.72年上升到1990年的8.63年再到2000年的9.99年,年均增长率从80年代的1.4%提高到90年代的1.5%。
海淀区、西城区人口文化水平在全市一直稳居前一、二名,远远高于其他区县。
东城区和朝阳区水平相近,排在全市第三、四名,近10年朝阳区教育指数增长加快,2000年已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