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法律与习俗之间的性别因素——从性暴力个案看妇女权利的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性暴力的实际状况难以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不报案、不立案、不起诉等途径,逃脱人们视野的性暴力案件数量可观。强奸历来是刑法严厉打击的对象。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罪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个性暴力个案过程的分析,来认识案件进行中双方当事人的策略及其可利用的资本,特别是法律与习俗在其中的作用。本文的访谈资料全部来自于女性受害者,希望从女性受害人的角度,了...

作者:濮亚新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耦合权利义务说: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

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婚内究竟有无强奸——司法实践裁决不一,立法规定模糊不明,人民认识众说纷纭。其理论主要有婚内强奸“他罪说”、“两罪说”、“肯定说”。尤其是“肯定说”的诞生,体现在社会法治思想的进化过程中,对妇女不可侵犯的性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耦合权利义务说”成为婚内强奸立论的新原点,本文对该理论的基本理念、相关概念进行理性分析。...

作者:冀祥德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孕妇工伤胎儿受损”的个案分析——兼论工伤法中的性别盲点及性别歧视

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但一般学者用之甚少,以往对妇女劳动权益的研究也少有关注妇女工伤保险与索赔权的,基于这两点,本文试图就内容和方法上做一点探索。本文尝试引入性别分析方法,借用女性主义法学理论,从妇女的经验出发,从工伤法和妇女法这一法律的微观层面检视法律的性别立场,探讨由于法律的性别盲点,给女性受害人带来的排斥、伤害和持续性不利后果的可能性,以及这一行为本身...

作者:郭慧敏 段燕华 高涛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

研究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首先要立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开发的现实历史背景,观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从而揭示土地流转发生的空间。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女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在土地流转中基本权益的保障(或缺失),以及土地流转之后女性所面临的新困境。

作者:钟涨宝 狄金华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

第四次世纪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高度重视媒体在促进男女平等和推进妇女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将“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现代化中的中国妇女问题”的一个子课题,首先对商业性较强、覆盖和影响面较大的电视广告中的妇女形象进行了研究,旨在考察我国电视广告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并对存在性别歧视的广告进行分析,以促进公众关注传媒中的性别观念,提醒传媒制造者在...

作者:刘伯红 卜卫 陈新欣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

艺术永远钟情于人类两性世界,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内容。不论是古老的文学艺术,还是悠久的戏剧艺术,不论是近代的电影艺术,还是当代的电视艺术,概莫能外。但是,这些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载体却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内容。而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大陆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置身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性别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存的空间文化环境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体现了哪些文化...

作者:李慧英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性别与传播:政策和现状

中国媒体与妇女研究、媒体与妇女活动已经开展起来,主要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媒体传播事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期,对中国妇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保护妇女利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若干法律、政策,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力量起着重要作用。占媒体人员1\3的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注重在媒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在进入决策层方面有一定障碍。与男性相比,中国妇女受众偏好接触传统媒体。1996年...

作者:卜卫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发挥传媒作用 促进男女平等——“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综述

为了总结大众传媒在推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珮云,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收到论文130余篇,关注的问题...

作者:宓瑞新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关于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

女性的身体始终被看成是一种有待加工的平面和体积,而加工的方式是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操纵。迄今为止,关于女性身体的文化规则都是由男性(这里指的是社会男性主流文化)制订的,形式的变迁,符号的繁杂,彰显出在不平等的两性权力关系中主流的男权文化对女性的随心所欲。当大众传媒出现之后,它也立刻成为了男权文化控制和操纵女性身体的一种工具。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大众传媒传播力...

作者:徐敏 钱宵峰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

今天的中国人无时不接触广告,以致于人们习以为常,无暇顾及或回味广告里的文化转述(性别故事和它的讲述)。广告是一个叙述行为,总是讲述商品,因此,即使它承载消极不良文化信息,一般不会被认真对待。然而,一个社会对于性别的看法,女性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却正是被这些信息一再固着于传统地位。就此而言,广告亦是文化疆场。在整个社会心理层面,广告擅用女性身体、偷运集体无意识的性别偏见,...

作者:艾晓明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