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及其作用

尽管中国政府在提高妇女地位机构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际公约的要求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需要相比, 还有相当差距。

作者:张立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关爱女孩行动

两年来的试点工作, 使试点地区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力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 女孩和女孩家庭得到了利益保障和优惠, 试点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并呈现下降的趋势。关爱女孩行动, 关系到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和民族声誉, 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 是一项兴国利民安天下之举, 必将在全国广泛开展并使出生人口性别比...

作者:蔡菲 陈胜利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扶贫与妇女发展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尽管中国政府为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妇女贫困人口做出了不懈努力, 妇联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在全国现有的2610万贫困人口中, 妇女占近一半。无论在城市, 还是在农村, 妇女收入总体上少于男性, 遭受贫困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于男性贫困人口较为严峻。帮助她们脱贫致富, 既需要各级妇联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贫...

作者: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关键词:扶贫妇女发展

积极推进下岗妇女创业与再就业行动——天津市妇联的探索和实践

天津市妇联通过为下岗女工提供小额信贷扶植其创业微型企业、通过妇女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中小企业、通过开发式培训提高广大下岗女工的再就业能力等多种方式, 持续、有效地解决了下岗妇女的再就业问题, 促进了下岗女工就业观念的转变与创业精神的树立, 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队伍的壮大, 对天津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冬梅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参与式社会性别培训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广泛开展的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行动之一, 即是对各领域的各级决策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社会性别培训;①与此同时, 国内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认识逐渐提高。②在这种背景下, 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于1997年秋设立《社会性别与发展培训手册》(中文) 编写项目, 成员有卜卫、王佐芳、冯媛、张李玺、杜洁、李慧英。经过培训及半年多的编写和试培训, 手...

作者:京津社会性别与发展协作者小组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提高大众性别意识的NGO行动——妇女传媒监测网络

性别与传媒的独特领域给了网络广阔的工作空间,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网络积累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 但仍受到诸多外部条件的限制, 自身能力也受到不断挑战。

作者:吕频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社会性别与发展在陕西贫困农村的本土实践

陕西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的一个农业大省, 全省108个县中, 有5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村民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等问题非常突出,妇女在贫困、健康、教育以及参与社区事务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则更加突出。陕西妇女研究会成立于1986年, 是一个关注妇女发展、促进两性平等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目前, 有农村发展部、妇女权益部、研究倡导部和行政办公室四个部门。农村发展部...

作者:李爱玲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健康促进、金融服务与社区发展模式的行动性研究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生育健康促进都与诸多要素关联且面临诸多难题。此案例介绍的是一种开创性的研究与行动。其意义在于告知人们真实的经验教训, 以确保后来者能够获得更大成功。这也是云南生育健康研究的使命———先行探索, 铺路架桥。

作者:赵捷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从一本小杂志到一项大事业:我们用行动说话

为了农家女事业的持续发展, 2001年我们正式注册成立了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将非营利项目和非营利机构从《农家女》杂志社中剥离出来, 由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管理和操作。我们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就是: 建立一个诚信、公开、透明的NGO 组织, 为中国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 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谢丽华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用生命影响生命——一个民间妇女组织的角色与发展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 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民间妇女组织, 成立于1988年10月, 至今已有17个年头, 最初的名字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妇女研究所, 1996年更名为红枫中心。

作者:王行娟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