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规模性返贫风险

丹麦青年克尔凯郭尔论苏格拉底的“反讽”(1840~2004)

研究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不妨从他青年时期的学位论文《论反讽的概念,经常以苏格拉底为参照》开始。最早认识到这篇学位论文的重要性的是他的同胞、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勃兰戴斯,勃兰戴斯在1877年的一部研究著作中就曾指出,《论反讽的概念》是“克尔凯郭尔的写作生涯的真正出发点”,并且提到克尔凯郭尔当时的唯一密友波森的有关陈述,说克尔凯郭尔正是在写作这篇学位论文时才弄明白他究竟要的...

作者:汝信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近代欧洲哲学片段的哲思与哲思的片断(1640-1917)

这里所谓“片断”,乃是做哲学的理解:“片”为“碎片”,“断”为“断裂”,都是上个世纪以来欧洲—特别是法国激进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亦即“后现代”思潮探讨的问题。本文作为题目,尚有说明本文只是“零星”“不成系统”感想的通常意思在内。

作者:叶秀山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20世纪初以来中国符号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

符号学思想虽然可远溯上古,作为学科成形于20世纪之初,却只是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潮流中才逐渐兴盛起来的。现代符号学在当代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语义学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语言符号学在各门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陈筠泉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张岱年先生走了。一个没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荣衔,仅“官”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的普通学者,其追悼会规格之高过去似乎尚无先例。人们赞扬他在哲学理论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主要还是把他看作一位中国哲学史方面的专家。因为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出版的第一部著作都是关于中国哲学的,终其一生也没有离开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者:方克立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

目前已发现有较多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存的人类社会历史大约起自距今250万年,而农业的萌芽只是距今1万多年的事。农业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根本转变,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食物获取方式,国外学者纷纷提出了“食物生产革命”、“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的革命”等概念,强调其根本性转折作用和重大深远的影响。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

作者:任式楠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明后期,劳动力的增殖,田地的垦辟,农业集约化的增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加大,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并由此引起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作者:张显清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元朝宫廷乐舞简论(1271-1368)

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宫廷乐舞的研究,无论对中国古代艺术史或是古代礼制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历来的研究论著,对于元代的宫廷乐舞,大多语焉不详。著名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对唐、宋、明、清的宫廷音乐都有专门的论述,书中元代部分长达20万字,但对这一时期的宫廷乐舞,则认为没有什么发展,“...

作者:陈高华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1905~192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最早预见到近代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而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伟大思想家。他关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的基本构想,在他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民生主义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研析,着重探讨他关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一基本构想的性质特点。

作者:卢钟锋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