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规模性返贫风险

解构台湾三大科学园区的就业市场特性与劳动处境——性别、族群与阶级

本文首先扼要介绍台湾三大科学园区的特色;其次,分析科学园区就业市场对受雇者人力资本要求的变化;第三,讨论科学园区就业市场的性别特性;第四,检视园区外籍劳动者的人数的变化以及性别与族群的差异;然后,讨论金融风暴对园区就业市场的冲击;最后,检视竹科白领工会运动的缘起与可能的发展限制。

作者:朱柔若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三个方面工资权益、人身及健康权益、就业保障与保险未得到有效保障,其对之有相当的认知。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忍受劳动权益被侵犯时,其行动选择不仅仅是逃离,还有奋起而与管理者和雇主进行的抗争,35%的人曾经以个体行动或集体行动的方式进行过利益抗争。利益受损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是被动的忍受者,而是能动的行动者。工资权益受损及认知、人身及健康侵害经历和认知、结社力量...

作者:刘爱玉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外来工为什么愿意使用法律?——义乌工会的新角色

在中国不少地方,劳资纠纷的法律解决存在困难是导致劳资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浙江省的义乌市工会运用半行政、半团体的特有身份,主动将各类行政以及法律机构调动并联系起来,为劳资纠纷的解决提供了结构性通道,从而改善了法律渠道在便利、成本、效用和价值理念方面的不良状态,使之优于其他方法,成为外来工解决劳资纠纷的首选。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中国大陆的工人状况与工人研究——勾连30年的一种观察与思考

由2010年春夏连续发生的劳动社会事件,使我不由得回顾起三十多年来自己在工人状况调查和研究中的一个判断。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阶层分化中,尽管矛盾错综复杂,工人的主体性却在形成和成长,不仅他们自身表现出自尊和自信,也有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冯同庆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从“社会问题研究”到劳工研究:“二战”后台湾社会科学视角中的工人阶级

劳工课题在台湾社会研究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关于一个占劳动人口绝大多数并继续扩张中的群体的研究。在过去20年的研究中,台湾工人阶级之中绝大部分的成员是第一代工人,自己出身于小农等其他阶级,但下一代会继续投身雇佣劳动生涯。如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持续地在台湾社会占统治地位,他们的集体历史实践所打造出的组织、运动、文化、观念、习俗等势将成为后代台湾工人阶级所承继的遗产。

作者:陈信行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的环境分析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讨论研究报告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建立分析框架;第三部分讨论第三部门的定义、结构与功能;第四部分讨论第三部门所面临的环境,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媒体、文化与海外力量因素,及其对第三部门的结构和功能所产生的“独立”影响。第五部分讨论环境因子的变迁、环境因子的互动,以及环境因子对第三部门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作用。第六部分讨论目前中国第三部门的基本特...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第三部门的新成员:企业(家)基金会

本报告的主题是第三部门的新成员——企业(家)基金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新成员出现意味着资本参与公益的新型组织方式;新成员的出现背景是市场化改革;新成员在理念、资源和手段上都有新颖的表现,但新成员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治理结构、公益性和专业化等方面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不能埋没新成员带来的深刻变化,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新成员正在引领第三部门走向慈善资本主义,学习私营部门的手段,...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行政改革中的一个制度创新,伴随着民营化运动的热潮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欧美国家逐渐兴起。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悄然发生改变:其一,市场机制被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其二,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也使得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发生了根本...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