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对非政府组织的问卷调查结果,讨论了西南部地区已经开展的以社区为本的防震减灾措施。最后围绕不同人群在灾害中的脆弱性、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公民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增强社区抗逆力的机制建设三个方面,为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本文介绍了世界宣明会在冉家村实施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并着重介绍了其在学校针对儿童和家庭开展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在社区层面开展的防灾减灾培训: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妇源汇通过本项目为国内从事减灾教育的公益机构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强化了其作为枢纽型机构的角色,也为完成“立足西部,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机构使命助推了一把力。我们相信,儿童的参与是减灾教育的核心。减灾教育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减灾知识,还要养成积极的减灾态度,并形成科学的减灾技能,...
本文旨在讨论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地震,并从中汲取社区减灾工作的经验。本文介绍了2008年造成69227人死亡的汶川大地震之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采用的一些提升地震抗逆力的举措。
本文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本文总结了可能对陕西省地震灾害抗逆力提升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和方法,系统地罗列了一些最大限度增强地震抗逆力的措施,包括抗震建筑、抗震基础设施、当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和行动等。
本文对全书进行总结,并强调了有助于陕西省在社区层面提升地震抗逆力的有用经验。
本文梳理汇总了各地区、各机构构建防震减灾社区项目的实践和经验。
高校作为国家潜在人才高密集的聚集区,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主体。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高校学生对地震预案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地震预案建设成效。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高校大学生对地震应急预案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性的可能。根据调研数据最优选项最值描述和灰色相关分析可知,大学男生和女生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本文研究认为,男生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理论知识,女生重视地震应急演练的实践。因此...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