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1961年以来,甘肃省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增加趋势,导致干旱、风雹、洪涝、低温冷害等灾害频发,从而对甘肃省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1961~2015分为多个时间段对这些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进行分析。
农业病虫草鼠害是甘肃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种类多、影响大且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据20世纪70年代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有1870多种,其中病害330余种、虫害1446种、草害8种、鼠害16种,甘肃陇南更是全国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发源地。基于全省农区46个气象站点1981~2015年逐月气象资料、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危害、种植面积、防治挽回及造成损失等...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长适宜程度,以及适宜程度在1951~2010这个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
甘肃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5%。1951~2000年,甘肃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该省生产总值的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因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受灾面积达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成灾面积达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农业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的56%,居首位;大风和冰雹灾害占气象灾害的17%,居第二位...
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充分利用变暖的气候资源,减少不利影响,将有助于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针对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事实以及预估的气候变化正在采取一些适应和减缓措施,但还非常有限,而且缺乏定量的对策依据,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需求。为此,迫切需要革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途径与对策措施。在此,基于气候变化对甘肃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甘肃省农业气候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具体的模型,指数以及资料来源。
本文在企业灾害管理规划,企业减灾备灾活动以及这些准备措施对于企业减少灾害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研究。2008年9月“艾克”飓风袭击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地区,在飓风后的七个月,我们对当地企业进行了调研。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次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灾害管理规划有助于企业减灾备灾行动的实施,更重要的是,这些举措将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受灾程度。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举国抗震救灾的浪潮中,中国扶贫基金会投入500多万元,支持基层NGO组织继续关注、参与汶川地震生计发展和社区服务,在践行中国扶贫基金会从“操作型”向“筹资型”发展的战略转型推动汶川灾后社区发展的同时,支持培育基层NGO组织,促进基层NGO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机构的成熟,实现公益行业内有效分工,推动整个公益行...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