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农业病虫草鼠害是甘肃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种类多、影响大且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据20世纪70年代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有1870多种,其中病害330余种、虫害1446种、草害8种、鼠害16种,甘肃陇南更是全国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发源地。基于全省农区46个气象站点1981~2015年逐月气象资料、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危害、种植面积、防治挽回...
在贵州境内,侗族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玉屏、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秦汉时称为“苍梧蛮”,隋唐、宋、元时期称为“僚”“仡伶”“洞蛮”等,明代中期以后,改称为“洞人”。长期以来,在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侗族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其传统稻作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意蕴。
一项制度的存在,需要法律的权威性保证该项制度的稳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救助制度同样需要以法律为先导,以法律为依托。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必要。
农药减施,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有益生物、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保障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顾分析了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二五”期间农药减施增效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总结了甘肃在开展农药复配应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控、植物源农药开发研究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从农药管理、生物防治、新产品...
本文介绍了华阳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大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易地搬迁工程、产业发展工程和教育培训工程。
特定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产生和形成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章氏颜公之所以于明正统年间举家搬迁于此,除了国家实行的三年免税政策激励外,也是因为该地距离歙县四百余公里,土地较为肥沃,圩区水源相对丰沛,两地气候相似(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耕作。在当时国家“先到先得”政策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