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分析了2002年农民和农村的基本形势,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农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农村的贫困问题仍很突出,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本文分析了2001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效、现存问题及今后的做法。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之年,也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本文分析了2001年村民自治发展所依存的社会政治环境,研究了村民自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了2001年推进村民自治的主要措施,思考了2002年村民自治工作的政策选择。
为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技术协会的数量、类别、性质、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情况,了解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村经济技术协会的基本看法及政策建议,为制定相关政策打下基础,近期,我们赴山东青岛、威海、日照、临沂等市所辖部分区县(市)、乡镇,对当地农村经济技术协会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召开了有当地政府和民政、农业、科协等部门,以及农村经济技术协会负责人参...
工商业几乎是与农业同样悠久的谋生领域,因而它们在文明史中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怎样发展,对城乡宏观经济的作用如何。农家工副业和交换活动最初是为了满足直接消费需要。农民经济是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无论怎样,农民家庭也不能生产全部需要,农户之间调剂余缺是最初的交换活动。在农民家庭,分工仅仅依据性别、年龄,农民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于一身...
清代华北农村经济中另一个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问题是产品的分配与消费,它们不是生产力问题,而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它们确实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且无论是分配还是消费,都要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反映了生产力的状况,对生产力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生产力的研究既要探究自身量变与质变过程,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追踪、研究它在生产关系层面的各种表象,研究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从而更好地判断...
本章分别对20世纪以前、20世纪前期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历史进程进行了介绍。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宏观政策终于做出重大调整——中央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加快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的里程也由此起步。中国农村工业化迅即形成了第四次浪潮。这是一场令世人瞠目的澎湃大潮。但与此同时,不同区位上的农村社区在发展空间、发展机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距,以及前期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的经验累积,各种农村工业化经验模式也愈益色彩纷呈。
以上有关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具体过程的描述,能够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碍于篇幅限制,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关键性质点上,以期通过归纳、概括,为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模式的形成与转型问题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知识。
中国见长于世界的是农民和农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依靠农民和“农村包围城市” 的方式赢得胜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由农民在农村率先突破的,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以农村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活动为标志的。最近50年,农民、农村和农业不仅为中国经济步入起飞阶段作出了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要素贡献,而且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