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婚姻流动是指男女双方通过结婚或离婚所发生的住地转移性的空间流动。在我国农村,婚姻习俗主要还是“从夫居”。改革开放以前,婚姻是农村妇女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这种流动一般与职业无关,不会改变流动者的农民身份和地位,但能改变流动者的空间位置。同时,在原有的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实行集体劳动,按工分分配,所以妇女在土地方面的权益不会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择地婚嫁,利用婚姻来摆脱贫困、劳...
20世纪末到21世纪,信息革命与生物技术的革命,汇合成一股潮流,为新的生物纪元到来奠定了基础。不少科学家预言,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时代。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变革,必定会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这些新一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的成果,并将取得更重大的突破。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分析了农业中的生物技术革命,并对于当前和今后世界范围的农业革命进行了预测。
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所谓“三农”问题,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笔者认为战略构思应是:以人为本,建设“三农”财政扶持制度,在增加实物资本投入的基础上,扩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农业企业家,逐步将传统农民置换出来,以便改造农民阶级,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发展现代知识型农业,并将置换出的传统农民改造成工人、商人和其他社会成员。改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 提高广大农民的家庭收入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调查了2004年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长堤寺村村民主要经济活动及收入来源,分析了2004年农民大幅增收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及政策建议。
本文总结了2004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主要特点,分析了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外部因素,对2005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与预测。
本文分析了2004年农村政策思想的变化及其背景,研究了2004年农村主要政策,并对2004年农村政策进行了评论。
本文将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考察。从生产、消费以及城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各部门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分析了2004年我国农业投入和农业产出状况,总结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业效益及农业增长因素,预测了2005年农业投入的变化趋势。
本文总结了2004年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探讨了2004年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并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影响因素。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说明,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世界贸易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什么是市场经济,各国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在对美国、欧盟、加拿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总结出了市场经济国家带有共性的五条标准,即: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