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河北省易县坡仓乡苑岗村留守儿童调查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苑岗村的调研,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留守儿童家庭中仅父亲外出打工是主要模式,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生活照顾得到维持,但劳动量增加。在学习上,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上课迟到现象增加,缺乏学习辅导的人数增加。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父母外出打工影响着留守儿童对世界和家庭的看法,并进一步影响他们对未来理想的看法。

脱贫致富: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足迹——以山东武家洼乡为例

本章为了解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就山东的调查来看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为了解人们改变贫困的愿望和可实行的条件,研究组在山东武家洼乡友兰村20岁到50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取等距抽样方法抽出170名妇女作为被访对象。调查中研究组认识到, 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 需找出脱贫的关键,可建立起一种机制,由此深化促进脱贫。如友兰村缺水问题的解决促进了脱贫;如对妇女进行科技培训,...

作者: 张艳霞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社会性别、贫困与农村发展”研讨会综述

1998年l2月1~6日,四川省妇联与海外中华妇女学会在成都举办了“社会性别、贫困与农村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组织了海内外贫困妇女问题研究者和参与妇女扶贫项目的工作者进行了交流,旨在推动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更好地执行妇女扶贫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会议分5个专题进行讨论: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理论、贫困妇女与农村发展、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和社会文化与妇女发展。

作者:徐鲜梅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生育健康意识教育:贫困地区妇女脱贫的重要变量——以甘肃中部农村为例

由于生育健康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妇女权益、儿童保健、青少年教育、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与影响,备受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妇女因其特殊而又无可替代的角色,被视为生育健康行动的主体。目前,我国现有的生育健康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存在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生育健康意识的教育与增长,是贫困地区妇女脱贫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是生育健康意识教育...

作者:韦惠兰 惠东旭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不完全的社会性成人——对来自湖南农村的兰州已婚女性经营者的访谈

在兰州这个移民城市里,活跃着大批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经营者,他们来兰州的时间长短不一,经营项目各异。女性来兰州的方式也不一样:有夫妻同来,有通过婚姻而来,有随亲朋而来的。本研究以来自农村的女经营者为研究视点,这是因为:农村女性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经商的女性和务农的女性在生活方式、自主意识、服从天命与否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未婚女性在家庭中,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父母的保护和情...

作者:谢妮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当前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潘村的个案研究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村居民外出就业一直为社会学研究所瞩目。其中不乏直接以农村已婚妇女为对象、关注她们在非农化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行动选择的研究。而本研究的田野调查选择在潘村进行,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作者:潘振飞 黄爱先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50例农村女性管理者成长个案分析

本研究的缘起,是因为笔者对一个崛起中的女性新群体——乡村管理者的关注。本文使用的资料,是笔者1995年至2001年间在江苏农村所做的个案中挑选出的50例。要了解认识这种草根性成长的意义,我们必须把个人的经历放到农村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加以观察。本文从个案入手,分析农村妇女通向管理者的路有两个方向:一是传统的路径:做积极分子、依靠亲属关系;二是新的路径:以能力胜出、新的家族...

作者:金一虹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两委交叉任职对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自从村民自治实施后,在整个村民自治制度的变迁、完善中,农村妇女始终被边缘化、低层化。虽然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中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中妇女应有适当的名额。”但全国农村仍有一定数量的村委会中妇女被排斥在外,并且有些地方有继续加大的趋势。即使是有妇女成员的村委会中,女性成员也多是人微言轻。笔者在2003年赴湖北省某村实地调查时发现,在去年的村委...

作者:宋伟 李静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宣言下的合力——中国农村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社区发展项目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将“持续歧视儿童并侵犯女童的权利”作为妇女问题的12个重大关注领域之一,制定了改善女童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对中国女孩特别是女孩死亡率偏高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进行了改善农村妇女生活环境的社区发展项目,取得...

作者:朱楚珠 李树茁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陕西关中农村妇女信教现象分析

近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妇女信教现象呈增长之势。农村妇女为什么要热衷于宗教活动?她们信教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呢?宗教对农村妇女的心理、生理及自身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陕西省渭南市、蓝田县、淳化县等农村采取入户访谈的调查方式,访谈了部分信教妇女。

作者:赵银侠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