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2010~2011年中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现状,然后指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作者:尹晓青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京沪两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新进展

本文对京沪两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进行了观察式描述,其中,上海市所推行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新政成效显著,北京市多途径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尽管特大城市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还需探索新途经,采取新措施,以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总体质量。

作者:范元伟 钟昌红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对我国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实践的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为例

土地信用合作社这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创新,对于解决耕地细碎化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农村公共品等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初步构建了存贷双方共赢互利的机制。在以贷定存的运作模式下,土地信用合作社成功运行的前提在于引进或者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避免重规模、轻效益的扶持政策;土地信用合作社降低了土地承包经营...

作者:程志强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任务。金融发展对于现代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金融环境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关于金融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关系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分歧、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探讨:首先,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建立农村金融环境对城乡统筹发...

作者:王建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统筹城乡水利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水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本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内涵和水利具体实践,论述了水利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推动城乡水利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统筹城乡水利发展需要着力加强的重点领域,并从加大水利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建立水权制度、扩大群众参与、深化水利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吴文庆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制度建设、体系构建和功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但仍然存在农民贷款难、农民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非常有限、农村金融正逐渐被快速发展的现代金融业务边缘化等一些突出问题,进而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地处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市于2010年1月21日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确立为河南省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周小全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漯河模式与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发展;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依靠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服务。本文对漯河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总结了一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漯河模式发展道路。

作者:孙运锋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担保与信息机制创新——福建省“屏南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担保与信息机制创新对于扩大农村信贷投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意义重大。福建省“屏南模式”通过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与农户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当地普惠金融的发展。该模式的经验及可借鉴之处在于: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及多样化的担保方式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核心问题;低成本的金融机构村镇“虚拟网点”的建立解决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短腿问题;担保与信用建设的有...

作者:朱乾宇 马九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财政责任划分研究

从小农经济模式走向城市化,中国受到人口过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冲击。我国农民土地承包和住宅制度,保证了这个特殊转换时期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减少了转换中的痛苦,这是经济转轨时期的一项创举。我们已经在农村建立了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农村低保和救助等)、疾病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正在试点)制度,这个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必须认识到,土地和住宅仍然长期发挥着...

作者:吕旺实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2010年及“十一五”河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省农业经济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总量1/10的粮食,除了解决河南近1亿人口的粮食消费,每年还调出300多亿斤的原粮及加工制成品,为国家粮食...

作者:陆洁 冯建中 乔西宏 郑洁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