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转型期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安徽三地的调查

现代化是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包括两种现代化,即城市的现代化和农村的现代化。

作者:丁阿丽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回乡农民工继续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民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的迁移是城市地区高收入的“拉力”和农村地区相对低收入的“推力”的理性选择的一种经济反映。著名的“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对这种理论做了补充和发展,认为人口迁移不仅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更是对预期收入的反映。后来,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T.W.舒尔茨提出了“人口迁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理论,将迁移成本概括为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前者包括...

作者:顾辉 汪璇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中国东部沿海农村机构养老的现状分析——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加之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和农村青年向城市的流动,传统的家庭儿女养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者:郭芳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与启示

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10509979。社会包括个人、群体和社会制度三个层面,社会建设也可分三个层面:一是个人层面,即解决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二是群体层面,即妥善处理好阶层内部和阶层之间的社会关系,增强群体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三是社会整体...

作者:陈定洋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涉及各种关系的调整,如调整乡村治理模式、促进农民组织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调整农村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治理与农民组织化。农村治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方式,它表现为国家自上...

作者:殷民娥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安徽农村养老服务对策研究

随着“低保”救济、“五保”供养的标准提高和政策完善,特别是“新农合”朝着全覆盖和逐步提高支付标准的目标强力推进,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状况将有根本改观。与此相比,农村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在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面临巨大压力,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养老资源供给矛盾突出。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安徽省...

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以《魅力盐铺》中的生态菊花产业为例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食”被赋予了社会整合的意义,正如美籍华人孙隆基所说,“‘食’ 如果用来作为一种社会功能,则可以促进‘和合感’”,可见其对国人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琼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从“生态自发”到“生态利益自觉”——农村精英的生态实践及其社会效应

在当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二元悖论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作为环境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式,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人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智慧,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答案(鸟越皓之,2009)。生活者的生产实践以及生活智慧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实践是在一定的“环境...

作者:陈涛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开玉教授在他主编的《立体社会观察》一书中披露:“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两亿农民走向了城市。”“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2000万,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数量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0%。”调查问卷表明:90%以上农民工的打工目...

作者:赵以宝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研究——对《不一样的童年》一书调查研究成果的分析

近些年来,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步“显性化”的过程中,关于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思路、措施中,往往少不了一条,如“爱心妈妈”之类的,希望农村社区中有爱心的人士出来积极关爱留守儿童。

作者:罗国芬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