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建设与利益调节——浙江德清经验剖析

本报告总结了浙江省德清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展现了德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要做法和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沈国明 关涛 徐忠国 蒋明利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

1978~2014年,中国式扶贫累计减贫逾7亿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

作者:唐丽霞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乡约对新农村的整合意义

乡约是传统乡村社会整合的主要力量之一。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衰落的乡村,一些改良主义知识分子发动了乡村建设运动,力图在乡村社会重新进行乡约整合。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乡村社会和现代乡村建设中的乡约整合机制,指出乡约整合是以“礼”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整合。最后本文探讨了这一文化整合机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创造性地改造传统乡约,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整合作用。

作者:陆自荣 禹云闪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于农民工代际问题的讨论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个群体,自改革开放后农民被允许跨区域流动以来,这个群体已经存在和发展了3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自身内部的异质性在不断增加,呈现一些代际的差异。本文借鉴曼海姆关于“代”的问题的讨论,把“代”看作一种社会学现象,根据社会历史经验这一决定代际差异的核心概念,从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对农民工代际划分的分析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

作者:陈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资源动员与问题化建构: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国家征收农村土地的数量、规模不断上升,支出的征地补偿也不断提高,但由农村征地引发的冲突却愈演愈烈。此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农村征地与对抗性冲突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引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内在发生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社会冲突相关理论分析表明,在利益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双重叠加效应下,征地问题会通过资源动员被社会性建构出来,从而形成征地群体性事件。

作者:孟宏斌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论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涉及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作者:袁金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

近代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即经济上的弱者为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建立起来的自助互助组织。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缓和了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增强了社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区别在于,它的结构反映了它的目标,即通过其经营过程以及对其利润(或剩余)的利用,服务于其社员以及...

作者:应瑞瑶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和国家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经...

作者:刘明祖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背景和重大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的确立,概括地说,具有“两大基础”、“三个必然”、“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作者:郑文凯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主要制度解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6年10月31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将会对解决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矛盾发挥重大作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部法律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作者:任大鹏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法律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