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消除贫困,特别是农村贫困。改革开放之后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按照中国政府的标准,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的2300万,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受各种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速度明显放慢。而且,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仅仅是满足生存所需要的“温饱”标准,超出这一水平的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
联合国是较早把小额信贷介绍到中国的国际组织,其所属的各机构在华投资实施的项目有多重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政府的要求下集中资金用于县办企业或乡镇企业,稍晚开始提供小额信贷和运作滚动贷款项目。初期的小额信贷多被用于改善妇女地位和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医疗和生育卫生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小额信贷作为扶贫手段被越 来越广泛地利用,它的方针日益倾向于向最贫困的农民家...
公益性小额信贷与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相比,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了解这些对理解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特殊作用很有帮助。
公益性小额信贷所有权问题可能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仅需要相关立法,也需要社会观念、体制的转变。
在中国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中,几乎都有着政府的影子,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独立性差,受政府影响大,政府行为方式的色彩浓厚。中国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政府成立的非政府组织,这其中又可以分为本来就存在的组织,如妇联;还有是为了执行国际援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应国际机构要求而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项目下成立的乡村发展协会(社团)、联合国儿童基...
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管理能力低,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小额信贷组织出现的严重问题,包括频繁发生的员工欺诈、拖欠以及由此带来的惊人资产损失大都与此有关。对某些小额信贷机构而言,管理的因素甚至是第一位的,比宏观政策和资金还显得重要。
政策问题将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在那里将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回答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本文只是从已有的金融政策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评述。
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贷款质量总体上不好。根据促进网络提供的27个小额信贷组织的财务数据,2005年底拖欠率平均为11.2%,最高达到55%;风险贷款率平均为11.9%,最高达到55%,远超出公认的合理界线。不过也有令人鼓舞的地方,不少机构长期保持了很好的贷款质量。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