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经验

公益组织携手乡村巧娘培育社区内生能力——以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堦子村妇女公益创投项目为例

作为公益组织,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立足长期从事农村社区发展的系列社会实践,积极采取系列行动,助力社区内生能力增强,支持妇女弘扬非遗草编文化,有效盘活乡土文化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并思考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角色与作用。本文指出,留守妇女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能够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能够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李爱玲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水源地保护实践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临石村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将村民生活条件改善、能力提升和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有机结合,以村民为主导、以社区自组织为载体,探索如何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在过去3年中,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鼓励项目自主探索,陪伴项目持续成长,紧扣问题,层层深入,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积累,形成一个纵向不断深入、横向不断丰富的可持续成长格局,为社区治理和...

作者:李文荟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基于爱德基金会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化模式探索

本文以广西凌云县瑶族社区可持续发展协会为例,讲述了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化模式。凌云县瑶族社区可持续发展协会,在爱德小额信贷项目基础上,旨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造平台让农民参与小额信贷的管理与运营,实现民管民受益,进而尝试探索新的乡村持续发展路径。爱德小额信贷项目自2003年开始组织化运作,发展至今已经历四个阶段。

作者:温方方 谭花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通过改善项目治理来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本文在初步梳理农村发展项目治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重点介绍改善农村发展项目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本文指出,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以“推动农村社区团结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和谐家园”为宗旨,致力于通过能力建设和推广参与式方法帮助农村社区实现可持续合作发展;成都蜀光在实践中发现,改善项目治理可以产生项目效果好、资金效率高、群众更满意、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区和谐等综合社会...

作者:杜玲 韩伟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乡村妇女自组织培育的公益实践与反思——以绿芽基金会乡伴计划为例

绿芽基金会以“乡村妇女儿童共享自主、平等、美好生活”为愿景、以“共创妇女儿童友好乡村”为使命,立足“妇女反贫困”领域,观照当下乡村妇女儿童及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赋能妇女、培育乡村妇女自组织为切入点,整合社会资源,共创妇女儿童友好的乡村社区,促进城乡融合,为乡村振兴助力。

作者:邹伟全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70年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启示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多年,沧桑巨变,赣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西的城镇化是江西发展的一个缩影,早期的城镇化起步低、发展慢,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从“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再到“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演变历程。

作者:麻智辉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云南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业绩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蓄水池,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区域性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科学合理布局,有利于引导各类企业依托小城镇集群发展,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以及资金、技术集聚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和基础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云南特色小镇建设起始于2005年。2...

作者:简光华 徐丽华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1960~2020年儿童展示教育:从体验中心到科技馆落地实践

为落地儿童友好地展示教育,2006年始从儿童行为、儿童心理、儿童生理、家庭共育等方面,依托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建设体验式、展示型科技馆,更好地让下一代接受更有创新教育价值的体验和展示。科技馆能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有效地激励探索的兴趣,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构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文价值观。科技馆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有明显区别。学校教育重点强调各学科基础知识,学科知识框架形成...

作者:张昱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