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财政部门启动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紧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缩减日常公用支出,迅速安排救灾资金拨往灾区。同时,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害发生后紧急调运和空投的大米、成品粮油、矿泉水等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震灾检验了我国政府的应急资金和救灾物资储备、调运体系,表明这个体系在总体上是高效、迅速和有力的,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和体制的优势,...
汶川特大地震唤起了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捐赠和志愿参与,表达了面对重大灾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民参与的巨大力量。与社会捐赠和志愿参与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参与高潮相呼应,在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也出现了许多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创新。四川省在震灾初期探索实施的社会监督员制度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
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友成)还只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周年的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类型。友成的资金来自特定企业的捐赠,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它本来没有救灾功能,地震的发生改变了一切,它被社会的需求引领到了抗震救灾的领域,并且在灾区展示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在众多的组织中选择了友成,主要不是因为这里有与众不同的成绩,更多的是基于这里的一种有自身特点的做法。
汶川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募捐组织的公信力问题一度成为媒体质疑的焦点和学术界关注的核心。我们似乎在为找不到太多的标准的公开透明组织而担忧。一些国际机构的专业化做法又使我们看到了我们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发出了“何时能够赶上”的感叹。但是,安徽省L县一个小小的刚成立三年的慈善协会,一个自成立之日起就特别注重追求自身公信力的组织,却能够做出许多大型的、著名的基金会所做不到的...
自成立到现在,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收集发布了来自灾区灾民的各种需求和社会各界支援灾区灾民的资源信息;同时通过信息交流会、网站、博客等,给在灾区参与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民间组织、公益团体和志愿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推动各地来川援助的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之间进行资源分享和行动合作。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