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城市社区居民的自组织,一直被看作“社会生产”的可能路径之一。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似乎开启了一条以政府他组织的方式促进社会自组织的“社会生产”新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政府造社会”的含义、动力来源、实现渠道和实际效果,指出尽管“生产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只是地方政府在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过程中的 “未预结果”,但客观上为社会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
如何应对民众日益多元的生活需求是目前中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既有研究多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讨论这一问题,将民意作为一个整体性和描述性的概念,忽略了其内部的差异性。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的“民意项目”为例,从社会内部视角出发,对民意在主体、存在形式和性质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将民意转变为一个分析性概念,通过分析民意在收集、表达、呈现以及监督四个重要节点上起到...
本文以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与其参与社区治理的有限效果之间的反差为起点,讨论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的关系问题。通过构建“外部环境—供求匹配—治理水平”的分析框架,将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的供求匹配问题作为核心,分析导致匹配不足的环境因素和可能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①从需求侧看,嵌入性和专业性是社区治理对于社会组织的两个基本需求,但从供给侧看,社区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出现了结构分化,即浮...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政府成为促进其发展的主要推手。本文以苏南地区A市一个社会组织为例,描述其在所处的制度环境中如何拓展行动空间和自主性的过程。通过对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各自行动空间和特征的描述,以及对二者重塑边界可能性的探讨,本文认为在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制度环境中,政府让渡出一定的权力和行动空间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经多年改革,产生的福利效应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参保中选择性问题,全面评估医保制度的福利效应。研究显示,医保将促进个人健康、增加医疗支出、减轻家庭对获取医疗服务与支付重病治疗的担心,并提高居民幸福感与对政府信任感,具有较好的直接效应与社会效应。然而,医保并未减轻医疗支出对家庭的压力,这表明降低我国就医费用...
“性别平等政策倡导与行动研究”是2011~2013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课题负责人为李慧英,课题于2013年结项。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培训子项目是联合国人口基金课题(2011~2015年)。这两项课题形成合力共同进行性别平等的政策倡导。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