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2000~2019年,安徽城乡民生消费数据人均值持续明显增长,2019年居民总消费为2000年的9.30倍,物质消费为8.39倍,非物消费为11.95倍。非物消费比重极显著增高7.3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出现很大升级变化。但居民消费率从44.19%极显著降低至33.59%,“十二五”以来继续下降。居民积蓄率从25.81%持续明显升高至28.91%,反过来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
本文介绍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体现,是微观主体竞相追逐的结果。规模是现代农业的外在表现,效益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支持规模农业、效益农业发展,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政策的立足点,也是政策绩效评价的出发点。本文在对规模农业与效益农业进行简要综述基础上,以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合肥为样本,通过对其现代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构建、作用、绩效加以分析,提出从规模农业到效益...
2000~2017年,安徽城乡民生数据人均值持续明显增长,2017年居民收入为2000年的7.98倍,总消费为7.67倍,积蓄为8.89倍。非物消费比重显著增高7.8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出现很大升级变化。但居民收入比从59.56%极显著下降至52.34%,居民消费率从44.19%显著下降至37.30%,“十二五”以来略有回升。居民积蓄率从25.81%持续显著升高至28....
2000~2017年,安徽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综合数据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从37.20%增高至65.33%。公共卫生投入和社会保障支出年均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长;但公共教育投入、文化投入年均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甚至2015年以来文化投入呈负增长。公共教育投入、卫生投入和社会保障支出人均值地区差缩小,但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值地区差扩大。安徽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和个体经营三项...
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借助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向城市转移,以商品化的劳动为要素参与到市场经济发展链条中,并使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外出务工的经历使农民接受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洗礼和影响,逐渐形成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小农经营模式的农业生产无法支撑农村家庭...
安徽省经济发展与财政实力: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政实力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但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逐年扩大,省内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较不平衡,财政实力分化,财政自给率普遍偏低。
2016年,安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为55.5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25个百分点。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主体,企业发展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上市公司作为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中的优秀成分。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最早点燃改革火炬的安徽,企业改革发展如何,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上市公司整体发...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