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小农经济     检索到  1087  条相关信息

在我国大多数村庄,人多地少是一个基本事实,小农经济尽管从效率来看不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不仅是一种农业经营制度,还承担着9亿农民的生存保障责任。因此土地均分所带来的一些效率损失是有意义的,它是为农民提供生存保障所付出的代价。

作者:赵晓峰 冯小 张建雷 等 出版时间:2017-06-01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农经济。首先,本文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概念,并解释了小农经济在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其次,本文讨论了小农经济的基础、结构、功能,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历史社会条件,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出路。最后,本文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又讨论和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方法论。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8-05-01

>由于农业是灾害的主要受害体,小农社会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又薄弱,所以一旦发生水旱灾害,就会对农业造成破坏,尤其是突发性的大水灾对农业的危害更大、破坏性更强,它不仅吞噬无数的人畜,造成农业劳动力资源短缺,而且淹没农田,毁坏庄稼,造成土地荒芜,农作物减产,粮食歉收。所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使农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遭到了极度破坏和...

作者:于春英 出版时间:2016-12-01

本文从农业发展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后的农业发展模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1980年后的农业生产制度以及集体经济的内涵和由来。然后,分析了集体经济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及其经济效果。接着,本文将我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与其他农业现代化形式进行对比,揭示了小农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内涵及制度优势。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政府的道路选择及其面临的问...

作者:王海娟 出版时间:2018-05-01

本章主要从古人对当时社会关键问题的认识、小农经济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介绍了小农经济与中国社会基本规律。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09-01

本章主要从自然条件的制约、政治-阶级关系对小农经济的巨大影响介绍了小农经济难以逾越的生存条件。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09-01

从政治社会角度看,中国式小农经济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具有合理性和长期性。从农业经营角度看,小农经济的特性是土地的小规模分散占有,这是否意味着农业规模效应的丧失以及农业经营的低效率?从农业经营角度认识小农经济需要将其放置在农业经营体制中来理解,我国采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体制能够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实现以小农为主...

作者:王海娟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回顾历史,从两方面分析便于看清楚问题所在。一是近代工业的发展;二是吃饭和就业问题的解决。首先看近代工业发展方面。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一开始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国内外条件下。体现在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资金积累、市场、原料三方面。第一,初期不能不把有限资金投入军事工业。第二,资本积累因无国外市场,只能靠国内市场——农村,而这又只能建立在农民家庭经营、农业、农村手工业的繁...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