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政策张力、公平观念与精准扶贫

文章摘要

在一些省份调查精准扶贫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听到人们对当前扶贫工作的一些质疑,质疑者既有村民,也有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些质疑背后隐含的是人们对扶贫工作合法性的认知,引发了我们对扶贫工作合法性遭受质疑的担忧。这种对扶贫工作合法性的质疑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精准扶贫工作过分关注贫困户,而非贫困户则较难获得政策红利;政策非连续性以及政策间的张力挑战了人们的公平观念,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扶贫资源分配和使用的不满。我们可以将这两方面的质疑归结为精准扶贫民意的问题。按照一般的逻辑讲,扶贫资源主要分配给贫困户,这是正当且合理的,但是在村域内,这样的逻辑会受到质疑,因为村民清楚地知道贫困户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贫困的。而另外一类质疑则缘于现有扶贫框架内具体工作与以往政策的断裂,这种断裂造成了显著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家庭负担。这集中表现为农村小学的撤并与教育扶贫的内在冲突。精准扶贫工作将政策优惠与利益过分倾斜于贫困户,从而导致贫困户无须努力劳动,生活水平就快速提升,这让依赖自身勤奋劳动致富的村民颇为不满。这样的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对村民的负向激励,大家都希望在扶贫帮助下“不劳而获”。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扶贫工作的合法性主要指涉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平性。

作者简介

邢成举:1984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反贫困与乡村治理研究,近些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民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程琳:河南睢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迄今为止,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累计驻点调研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法律科学》《城市规划》《青年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