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产业导向下的城市边缘村半城镇化现象——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田野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

我国经历了低水平、高速度的城镇化进程,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不同城镇的边缘要素不同,大都以工业、居住、交通、绿地等扩散范围作为边界,并与城镇互相交错。的村庄面对城市的扩张,其所处区域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原住民与本地城镇人口无法享受同等的待遇,处于“非农、非城”的半城镇化境地。快速城镇化引起城乡间的频繁交流,城市边缘区的村庄在土地上受到侵蚀,在空间上承接产业转移或是培育新兴产业。城乡的频繁交流一方面加强了城市边缘区村庄城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社保机制和设施配套等多方面的不完善,也加剧了半城镇化的现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对半城镇化进行过研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大都市带理论中就提到过这一特殊区域,加拿大的地理学家McGee(1991)将分布在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增长迅速的半城镇化地区称为“Desakota”地区。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2期。此外,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以下两方面:土地半城镇化和社会学角度的人口半城镇化,关注半城镇化地区的驱动力量和半城镇化群体转型与融入城市的问题。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晶:

彭琬凌:

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