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导论

  • 作者: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 报告页数:13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0842字 所属丛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
  • 所属图书: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 浏览人数:35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宗教的地缘作用进一步凸显。尤其在民族人口和宗教信徒分布相对集中的边疆地区,为了促进民族内和民族间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更不能忽视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宗教可以赋予人信仰身份,并与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协调互动。如果信仰身份与其他身份发生冲突,则不利于民族团结。因此,我们应不断将社会共享的共有身份、价值规范、群体意识等赋予信徒,使其产生我是“某民族”、我属于“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分裂因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宗教同时作为价值性保障和工具性手段。在实现民族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应逐步消除宗教文化的对抗因素,使之作为虔诚信仰的催化剂,成为维系信仰家园的纽带。总之,我们可以从宗教信仰中寻找共同的文化因素,借助信仰力量促进个人对民族利益的文化认同。宗教是一把梳理社会的梳子,将人口按照信仰重新排序,并赋予人们“内外”“我他”等差异标签。宗教是一面反观社会的镜子,借此粉饰自我、消除异己。宗教还是一个动员社会的扩音器,在公共领域发出声音,宣传特定价值观念,引导特定社会行动。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影响虽然有所衰退,但其“梳子”“镜子”“扩音器”的功能仍然存在,而且日益成为一把“双刃剑”,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我们应在共同利益的目标下,正确引导宗教的教理教义、仪式活动、情感价值、网络传播等,去伪存真、激浊扬清,推动和维系民族团结。

在当今世界,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着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少学者开始从宗教的角度对当今世界冲突的根源、性质、趋势进行分析,并探寻民族和解、宗教和谐、世界和平的道路。国际社会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潘尼卡的宗教对话理论等,一经提出即引起各国学者的热烈评议。选择宗教与民族团结的辩证关系作为一条研究线索,可以将国际学术界诸多热点理论串接起来,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国家昌盛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而宗教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弥足珍贵,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系统总结,并提升到理论模型的高度。本书力求同时回答“何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何为、为何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为何”等问题,系统分析云南宗教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本质特征、原因要素、过程路径、结构模式、功能作用等理论。研究不足之处,请专家不吝赐教。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