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市农村老年劳动力生活状况问卷分析报告

文章摘要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靠的就是农业,可以说农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接近半数人口生活在农村,超过六成人口拥有农业户籍,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然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人口政策的放宽,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使留在农村坚持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同时加之中国整体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使老年劳动力成为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主力。而农业生产对体能要求较高,老年人继续从事体力劳动很可能导致其身体受到损伤,增加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会显著降低老年人晚年的福利状况(姜向群、刘妮娜,2013)。而国际上也往往将上年纪的人退出农业劳动供给视为其福利状况改善的一个显示性指标。因此,了解农村老年劳动力,尤其是农业老年劳动力的工作、生活、收入以及福利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周边农村的意义更为重要,它们不仅为首都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源,而且作为与北京城区互动性较高的地区,其劳动力会更倾向于流向城市地区。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数量为246.1万人,其中45岁以上农村老年劳动力数量为90.5万人,所占比例达到36.8%。据此,本课题组依托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对北京市农村地区老年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里说的老年劳动力为年龄在45岁以上且仍在工作(或从事农业劳动)的北京市农村户籍人口(不包括仍在就学或已完全退出劳动市场的人口)。本次调查对这部分老年劳动力采用PPS抽样(分阶段抽样)方法,从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中各随机抽取2个区,再从所抽取的6个区中各随机抽取5个村,从所抽取的30个村中随机抽取770名农村老年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本报告基于调查问卷对北京农村老年劳动力从社会人口属性,到工作与经济状况,再到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简介

刘妮娜:

孙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