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妇女与流动

文章摘要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赚钱是她们的共同特征。到20世纪末,女性流动人口已不仅仅是年轻、未婚的女性,已婚甚至生育的中青年农村女性也加入其中,她们或者单独出行,或者以“举家迁移”的形式流动(叶文振,2009:54~60),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亦从农村女性个人延伸到农村家庭。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村妇女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困境。因此,本章将研究对象限定为有农业户口但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城镇进行非农就业或生活的农村妇女,重点概述了中国女性流动人口在家庭地位、婚姻、就业、自主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与流动妇女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进展和不足及其对流动妇女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法规未来可以改进的空间和方向。

作者简介

韩嘉玲:女,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讲座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人口迁徙、农村教育、社会发展等。从1991年开始从事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发展与支持网络的工作与研究,投身于贫困弱势人群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实践项目,主持多个国家级课题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移民组织(IOM)等国际组织的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之科研奖、首都“巾帼十杰”称号等。

张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