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社区和家庭因素对中国城乡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1989~2000年

  • 作者:杨菊华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 报告页数:2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2065字 所属丛书:关注民生系列
  • 所属图书: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
  • 浏览人数:240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平等。然而,追求平等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制度的分割使城乡差距始终存在,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一步扩大。利用1989~2000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分析城乡家庭经济状况(衡量标准为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 )及城乡差异的决定因素。在兼顾宏观地域差别的同时,重点探讨中层(社区)和微观(家庭)因素对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纵向多层模型和固定效果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家庭的经济地位依然存在巨大差异。但家庭经济地位和城乡差别受制于地域(省份)、社区及家庭等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由于宏观政策对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最终需要通过社区和家庭因素起作用,政府在缩小城乡差异的努力中,除了关注宏观制度外,还需要注意改善社区和家庭的人文资本、经济环境和经济资本。

作者简介

杨菊华: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博士毕业,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研究领域涉及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群体的福祉,及公共政策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家庭的影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讲授“人口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等课程。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组织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出版中英文著作多部,发表研究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