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大数据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网络大数据平台对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以及13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网络热度总体态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大数据指标体系分析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7个地理分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得分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南部地区,排名前10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为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广东省、福建省。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具备显著优势,7个地理分区综合指数得分排序依次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
<<
王金伟: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旅游导刊》执行副主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旅游管理)成员,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认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Tourism Review,《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地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第三方书刊转载。多篇咨政报告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中央和地方政府采纳。
曹淑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旅游经济、旅游政策。
孙业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副院长,管理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访客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专家,以及《旅游学刊》副主编,Tourism Management和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编委等。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遗产与文化旅游、可持续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项目、农业农村部相关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科学研究贡献奖”、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等。
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任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等编委,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认定、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潜力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奖”等荣誉称号。出版相关专著与科普读物50余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5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