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资源禀赋——系统内部乡村发展的基础

文章摘要

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对影响乡村地域发展的多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找到适合区域发展的最佳路径,地区发展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资源禀赋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战略的实施要立足于乡村地区的资源状况,资源禀赋对于乡村发展而言意义非凡。本章分析了资源禀赋与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沾益区调查村落资源结构与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村落发展路径的影响,提出资源禀赋优势型村庄、资源禀赋中间型村庄、资源禀赋劣势型村庄各自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余翠娥: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社区治理;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社会科学项目;出版的著作有《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云南边疆地区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研究》(2012)、《农村社会学》(2021),参与编著《社会管理的共构》(2011);发表论文10余篇。

袁娥: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出版著作《民族社会工作》等5部;先后在《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