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共同议题,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解决和遏制全球性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危机。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布,再从1992年《21世纪议程》制定到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核心领域的进展情况,即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的进步指数与发展态势,描述199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进展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状况,探讨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因素。
<<
樊阳程:女,广西柳州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德州大学环境哲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监事。著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1》《生态文化讲义》《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案例集》等。
徐保军:男,河南许昌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师。耶鲁大学、杜伦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学评论》执行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等职。
刘阳:男,湖南华容人,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就职于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陈慧:女,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中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