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脱贫乡村迈向乡村振兴示范的“一统三合”实践探索——恩施州洞下槽村的实践考察

文章摘要

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接续而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之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幸福乡村吹响的新时代战斗号角;是践行“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铿锵步伐;是建设具有“共同富裕”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点睛之笔。这既需要我们扎实巩固脱贫成果,又要面对新目标创造新的辉煌,探究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洞下槽村,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创造了从脱贫乡村迈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一统三合”模式,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处。洞下槽村以党建为统领,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用“产农融合”和“村企协合”的产业内外部发展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用“五治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促进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结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促进了乡村经济与乡村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谭志松:土家族,1954年生,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社会治理。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民委等省部奖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一、二等奖5项。出版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任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校级干部。曾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宜昌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会首任会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现任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