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020~2021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报告

文章摘要

本报告重点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具体项目落地实施。“顶层设计”与“具体方案”成为沿线地区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决策依据和行动指南。在彰显大运河城市文化特色和魅力、展现大运河城市文化遗产价值和文化精神、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2021年相关学术研究、非遗展示、文旅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但线上活动相对活跃,不仅丰富了交流形式,也拓展了展示空间。

作者简介

吴欣:历史学博士,烟台大学教授,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兼职有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特聘专家,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顾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顾问。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史、明清社会史,尤其在运河区域社会组织、区域社会秩序及运河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同时注重运河学理论研究与运河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主持完成了“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建设。学术研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即“民间文献与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一般项目1项,即“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组织研究”(已结项,成果免于鉴定)。 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发表于《光明日报》《文史哲》《文史杂志》《学海》《运河学研究》等报刊的《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从“制度”到“生活”:运河研究的新维度》《村落与宗族: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宗族社会研究》《运河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京杭大运河纤夫的生计与制度》《“大运河”研究的学术进程及问题意识(2014~2018)》等。学术著作主要有《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大运河商业市镇地名》(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等。所授课程“古往今来话运河”被评为2015年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郑民德: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教授,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团队“山东运河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入选聊城市“首届羡林学者”、聊城大学“百人计划”与“光岳英才计划”,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运河文化史、社会史研究。主持或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聊城市社科重大项目、聊城市社科重点课题多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担任《山东运河文化丛书》《运河名城聊城》《中国大运河文化》《中国运河志·人物》主编或副主编,在《明清小说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城市史研究》、《中国道教》、《中华文化论坛》、《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聊城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9项,其他奖励10余项。连续六年学校考核优秀,获学校嘉奖并记功,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