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作为黄河流域的源头区和干流区,在黄河流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2021年,青海在“五个示范省”“四地”建设的引领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但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基础设施改善和民生保障、黄河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仍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下一步,可通过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线上线下、区内区外联合发力带动产业发展,探索多样化生态产品实现价值,持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式加快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索端智:藏族,青海省海东市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1989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1989年9月至2006年7月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中山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10年11月任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主任、主任;2010年12月至2017年2月任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2012年9~12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2017年3月任青海民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2018年1月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2020年3月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兼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藏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青藏高原藏族游牧区公共服务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1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调研报告类)1项,青海省第四届高等教育省级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