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一般来沪人员对居住证积分制政策的评价
所属图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关键词:
2014年城市居住证积分制实施状况调查报告——以上海市为例

积分管理制度出台及实施是在我国人口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户籍制度改革难以全面放开,只能以渐进式改革为基调逐步推进城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利益协调的背景下展开的。意在为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提供一个合理途径,打破长期以来仅把户籍作为社会福利分配根据的制度安排。“积分制”管理根据地方政府的人才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综合考虑流动人口在当地的连续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投资规模、纳税额度、获奖等级、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积分登记,累积达到一定积分额度即可申请享受相应档次的公共服务。这个新制度的实质意义是将户籍附有的福利和权利逐渐剥离,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即户籍管理从审核体制过渡到登记体制,使福利制度与普遍的公民身份而不是与歧视性的户籍制度相联系。

城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2009年始于中山市,随后在广东省内广泛开展运行。几年来,积分制管理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而且得到国家的关注和肯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正式明确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以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在中央提出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等要求的背景下,上海市于2013年7月1日颁布《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新版居住证与积分政策。这是特大城市规范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的重大创新实践,也是中国新一轮人口管理改革的重要实验范本。为了客观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政策举措,2014年3月下旬,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针对一般来沪人员、积分申请者、熟悉积分制的经办部门管理者和专家、上海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