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5~2010年石家庄房地产发展情况
所属图书: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影响机制研究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关键词:
政绩考核、财政约束与还权于民——兼对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财富配置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回顾前面的分析,本书分别从数理模型、统计描述、实证检验等方面对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财富配置的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来看,政府垄断土地资源供给加大了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股票发行、增发等制度的行政审批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同时基于“潜规则”的资源配置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群体在信息分布上的不对称,从而加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均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打破不同资产市场之间的分割,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近年来,在城市化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对土地流转制度、开发制度等进行了探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本章以近年来石家庄城中村改造的经历,分析集体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还权于民的福利效应,从而探讨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分析

(一)背景分析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土地市场的改革密不可分。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给来源有国有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城中村改造腾挪出来的土地等。城中村改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尽管早在1989年济南等地就进行城中村改造,通过集体农转非实现了村改居,但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仅发生在最近的10多年间。各地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农村居民、房地产开发商等角色的利益博弈与冲突普遍存在,甚至不断发生强拆与反强拆的流血事件。“钉子户”看似非理性的个体行为,实际上是在自身利益得不到保护下的无奈之举。从利益格局上看,城中村改造本身应该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农村居民等利益主体共同受益的一种政策安排,但是事实上由于农村居民在整个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有效的谈判权,因此利益往往得不到保护。接下来我们结合城中村改造的一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