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城乡差别基尼系数
所属图书:2005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关键词:
京郊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本文重点考察了1992~2003年北京市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等内容,以期为北京市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

京郊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分析

(一)京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表1 1992~2003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表1显示,京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1992~2003年,北京市农业经济总量上保持上升趋势,从48.67亿元增加到95.3亿元。同一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92年的1568.8元增长到2003年的6496.3元,增加了约4927元。

(二)京郊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变动

本文将京郊农村居民的收入划分成三大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非生产性收入。其中家庭收入按照收入的产业来源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上述划分标准,将1992~2003年京郊农村居民收入重新划分的结果见表2。

表2 1992~2003年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比重

表2中的数据表明,1992~2003年京郊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该收入占历年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0%甚至更高。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的比重大致呈降低趋势,由1992年的25%降至2003年的11%;第二产业收入的比重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存在较大波动,1992~1994年,来自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后开始上升,到2003年,第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基本恢复到1992年的水平。通过转移支付等途径获得的非生产性收入的比重在考察期内基本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