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
所属图书:聚焦“三农”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关键词:
试论社区林业的效果和普适性——四川省渠县案例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培育经济林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实际上已经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他们对于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却兴趣索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在农村林业中,用材林、防护林的培育适宜采用哪一类经营模式?这些既是笔者试图弄清楚的问题,也是开展这项调查研究的背景。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按照笔者的理解,所谓社区林业,就是通过社区群众的共同参与,克服林业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进而改善社区内的林业发展条件,在农户共同分享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调研中试图弄清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是:通过社区群众的共同参与,农户能否得到更多的收益?社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改善?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第2个问题是:既然农户普遍接受社区林业这样的经营形式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什么社区林业未能得到很快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首先,笔者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要弄清的问题。

其次,根据案例研究的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内容,主要任务是设计一套调查问卷。关于四川省渠县的社区林业研究,有关人员曾做过两次调查,所以笔者在设计问卷时遵循了两个原则,即收集与笔者试图弄清的问题相关的信息的原则和尽量与以往的调查问卷相衔接的原则。农户调查问卷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工作,该问卷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农户基本情况,这是农户分类的基础;二是社区林业的效果分析,主要收集了三方面的信息,即发展社区林业前后林地面积的变化、林业吸纳劳动力和资金的变化,以及林业收入的变化;三是农户对社区林业的评价,以及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这是与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