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业劳动力就业状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3
出版日期:2002年4月
关键词: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近年是否绝对数量回升?

一、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乡村劳动力栏目中获得。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乡村劳动力的统计口径定义为以常驻概念统计的整半劳动力,即指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能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在劳动年龄之内但已丧失劳动力能力的人不算为劳动力。常驻概念指的是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和虽然外出劳动力6个月以上,但经济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其收入主要带回家中,也要计算在内。常住人口概念下,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也包括在内。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不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也不算本地农村住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资料,1990~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如表1。

我们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出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如表2。

表1 中国乡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年底数)

表2 中国乡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长,由1990年的42010万个增长到2000年的47962万个,10年中的年均增长率为1.33%。虽然下降的趋势在1997~1999年间减弱,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一直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2年开始,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开始下降。但是,中国农村劳动力中的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的趋势在1997年出现了逆转,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连续3年不降反增。

这一反常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将之解释为乡镇企业的就业量的大幅下降及农业劳动力往非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