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6年居民消费者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所属图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7)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关键词:
2006年中国物价水平形势分析

(一)物价变化的总体情况

2004年以来,物价水平的上升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似乎是一个全球现象,这直接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以加息的办法来稳定物价水平。虽然美联储在2006年6月以后结束了持续17次的加息行动,但其他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等在2006年连续数次提高中介指标利率,就连一直在通货紧缩中挣扎的日本也在2006年年中鼓励将金融机构无担保的隔夜拆借利率提高了0.25个百分点,以稳定日本的物价水平。这些经济体都强调:物价水平的稳定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即物价水平的变化不对人们的消费和投资的预期产生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其他经济体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2003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中国此类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再加之中国投资增长率在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投资需求较为旺盛,从而使得与各类中间投入相关的资源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再加上中国价格机制改革,政府增强上调电、煤等产品价格的预期,使得近三年来人们一直在强调中国正面临较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然而,在每一次的通货膨胀担忧之后,中国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产生通货膨胀。在2005年物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2006年承接了2005年的低物价态势,全年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不仅没有发生通货膨胀,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涨幅还比2005年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较上年回落了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上涨率较2005年回落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