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十五”时期(2001~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改善
所属图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6(No.3)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关键词:
2005年中国住户部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明显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私营、合资、外资企业的兴起,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在有效吸收了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吸收了城市新增就业人口和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的劳动力,因而,中国并没有过高的失业率和大量的产业后备军。2005年底,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但是,中国的居民在就业选择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劳动力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一个必然要求。

虽然居民部门收入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其收入水平的上升并没有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完全相同的步调。大致说来,在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一个相当长时期中,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之间,居民部门收入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率也略高于经济增长率。这种状况在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居民部门的收入增长率大体只达到与经济增长率相当的水平,有时还略低于经济增长率。例如,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4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2004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较2004年的增长率回落了0.6个百分点。这两个增长率均比当年高达9.9%的GDP增长率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受惠于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曾一度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