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分区域民营工业销售收入与增长
所属图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3(2005~2006)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关键词: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

“十五”期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传统领域得到加强,而且逐渐扩大到包括高科技领域在内的其他领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从2005年情况看,承接“十五”前4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惯性,在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对整体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扩大。

(一)“十五”期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十五”期间,各方面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营经济得到空前快速发展。

1.规模扩大,实力增强

从工业看,“十五”期间,中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2539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6425亿元,5年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21.2%。在此背景下,民营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从2000年的80951家,增加到2005年的181727家,5年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17.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7.3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民营工业企业个数比2004年增长25.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个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00年49.7%,提高到2005年的68.3%,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