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内蒙古牧区耕地增加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关键词:
探讨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产业政策

在草原牧区大量开垦农田,发展种植业;为了追求GDP增长,大量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以及畜牧牲畜数量超出草原的承载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草原的萎缩和退化,削弱了草原的生态功能,影响着牧区产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牧区产业政策的三种偏好

1.在草原牧区发展种植业的政策偏好

我国历代官府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一直都有在草原牧区发展种植业的政策偏好,政府支持下的对草原的开垦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也有在草原牧区发展种植业的政策,我国前三部《宪法》均将草原等同于荒地,没有草原的概念,1954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8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在三部《宪法》里,草原都被纳入“荒地”这个范畴中。由于《宪法》作为最基本的大法都没有对草原给予应有的地位,因此,其他法律法规对草原也没有给以应有的地位。这既与当时草原的稀缺有关,也与传统文化对草原的歧视有关。十一届三中后全会我国政府曾经做过遏制对草原牧区进行垦殖的努力,但最终仍然在草原牧区发展了大面积的种植业。内蒙古牧区耕地增加情况和草原面积减少的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内蒙古牧区耕地增加情况

表2 内蒙古牧区、半牧区、农区林区草原减少面积统计

2.在草原牧区发展传统工业的政策偏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内蒙古牧区,工业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重化工业、高耗能的传统工业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