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0~2008年二元经济转化指标对比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正式成立。该区域包括了陕西省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区、商洛市部分区县(含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为2913万本研究数据除特殊标明外均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8)、《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和《甘肃省统计年鉴2009》整理所得。,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市、安康市,陕北的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的平凉市、庆阳市和陇南地区(见图1)。

图1 关中-天水经济区示意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将超过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该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2008年,这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73.76亿元,占西北地区的比例达到28.08%。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是在国家层面对该地区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认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经济区的设立将加速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推动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