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经济总量竞争力动态分析的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关键词:
西部各省区市经济总量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化,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就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总量竞争力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或发展所处阶段做出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表明了一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已达到的水平,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总量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根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经济总量竞争力的特点,我们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构建经济总量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如下(表1和表2)。

表1 经济总量竞争力静态分析的指标体系

表2 经济总量竞争力动态分析的指标体系

西部各省区市经济总量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由于评价经济总量竞争力的指标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相关性,为了消除自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西部各省区市的经济总量竞争力。

为了使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我们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2000~20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年)。为了真实地反映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情况,指标采用了五年数据的平均值。

1.西部各省区市经济总量竞争力静态分析与评价

由于累计贡献大于85%的主成分个数基本包括原变量的主要信息,数据的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所以本文选取前三个主成分用于分析和对每一样本各主成分打分排序。

由三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主成分中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这几项指标的权重值较大,因此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经济总量的体现;在第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