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善款使用环节中各类组织的社会公开状况比较
所属图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8~2009)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关键词:
抗震救灾善款募集组织的公信力评估

问题的提出

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于民间组织的评估已经有着长久的历史。在发达国家,开展最多的就是对劝募机构(募捐组织)开展的评估。参见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64页。评估有多种模式,其一为民间主导,例如美国,民间组织的评估通常是基于民间组织的需求,特别是劝募机构的需求,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美国的“明智慈善联盟”就是这样一种组织。其二为政府主导,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评估几乎由政府部门进行。其三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如德国的“德国社会事务中央研究所”(DZI)对劝募组织的评估。DZI属于非营利组织,它们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评估,但接受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

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引入了对于包括基金会在内的民间组织的评估。例如,陶传进2007年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参见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79~216页。这样的评估指标遵循的是《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管理原则,体现的是条例精神。如该条例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基金会要有固定的住所,因而在评估标准中就有相应的打分,满足者获得某一分数,不能满足者将无法获得。

民政部使用了基本相同的评估标准,并据此于2007年底评出了全国性的69家基金会的等级,从0A级到5A级,共6个等级。参见民政部《民政部公布基金会评估等级结果》,http://www.mca.gov.cn。0A级基金会专指参加评选但是没有获得等级的基金会。这一套标准实际上是政府管理的依据,从评估标准上看,它要求的是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的精神。从评估者上看,它是由民政部组织进行的,并进而扩展到各地的民政系统。我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