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61~1986年侯家营基本收益分配(以粮食为主)
所属图书: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第四卷)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关键词:
(五)侯家营的收益分配

在侯家营文书中,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有关人民公社时代该大队收益分配方面的数据,时间跨度为1964~1985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表》。随着年代变化,这类统计表的名称和格式有所改变,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包括:参加分配的人口、总收入(其中农业收入包括种植、副、牧、林业的收入)、总支出(生产费用、管理费、其他费用)、集体分配(包括国家征购、集体提留、社员分配),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分配情况。另外,侯家营大队及各生产队的各类账簿、票据、其他统计报表、工分记录以及干部和社员的个人记录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其他政治类和生活类的资料中也有不少可资利用的材料,有助于理清收益分配的发展脉络。因为侯家营村现存的资料具有原始性,为了避免对史料的盲目使用,笔者尽量小心地分析和辨别,同时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与文字资料相互印证、补充。为此,笔者随同导师张思教授对侯家营村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地调查,接受访问的村民们指出,集体化时期的资料中存在的数据差异,只是客观的误差,有很多是由于记录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并非当时会计等干部的人为造假,会计对当时数据的准确要求很严格,因此各种报表和账簿中的数据基本可以代表真实情况;到了家庭经营时期,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数据中出现了估算的成分。

集体生产组织中基本核算单位一年的总收入,扣除已经开支的各项费用后的部分,叫做纯收入(也叫收益),对这部分数额进行的分配,叫做收益分配。在总收入中,包括当年生产出来的农、林、牧、副、渔业的主副产品收入、其他收入,还有社队企业转给生产队分配的部分等。而各项费用主要以生产费、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的形式出现。在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