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燕北山区的蒙汉杂居村
所属图书:燕北山区的蒙汉杂居村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关键词:
文化、教育、卫生

第一节 文化

语言文字

富裕地村是蒙汉民族杂居地区,历史上,人们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交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蒙古族村民之间交流仍然使用蒙古语,与汉族村民交流则夹杂着蒙古语单词,或带有蒙古语语法的表达习惯。蒙古族村民家庭称呼上既有汉语的称呼,也有蒙古语的称呼,例如在大富裕沟于姓家庭,当时称爸爸为“阿布”,称婶子为“嘎嬷”,称大娘为“大嬷嬷”。有不少蒙古族家庭,给孩子起名字时,仍然使用蒙古语名字,例如“布和”、“白因仓”、“朝鲁”等。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蒙古族村民,还能够听得懂蒙古话。当地也有遗留下来的蒙古语地名,如“查干吉百”、“毛都吉百”等,都是山凹的地名。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20世纪初出生的老人的离世,富裕地村的能用蒙古语会话的人已经全部消失。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蒙古族部分村民虽然能够听得懂蒙古语,但是由于没有语言环境,也越来越生疏,出生于大富裕沟,已经75岁的于喜文老人,就是这样的村民。

从1977年开始,富裕地村学校为蒙古族学生开设了蒙古语课程,蒙古族出身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可以再选择学习本民族语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大部分学生都选学英语,选学蒙古语的学生越来越少,不能成班,学校便不再开设蒙古语课了。

2008年笔者调查时,在民族成分上,虽然有蒙、汉、满、回等四个民族成分,但是全部使用汉语交流,阅读汉文书籍,接收汉语频道的电视节目。已经没有人能够听懂蒙古语会话,没有人能够用蒙古文文字书写和阅读。

方言土语

当地方言有蒙古语语言的遗产,更多方言土语应该是从山东、河北来的移民带来的。举例如下:

燕北山区的蒙汉杂居村

续表

续表

娱乐活动

(一)乡村文艺

2008年夏季,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