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清平乡幸福家园村民抽样调查的人口学特征(N=39,2013)
所属图书: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关键词:
地震对灾区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以绵竹市清平乡为个案

导论

研究缘起

如今的灾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呈现一派新景象,基础设施大体上修缮完毕,硬件配套较地震前也有很大改善,按某灾区政府官员的话说是“提前了20多年”。不可否认的是,从外观上看,许多灾区脱胎换骨,一派欣欣向荣。但经过“5.12”地震重创后的灾区却并不是那么轻易地就缓过了神:生计重建遇到的瓶颈、社区发展难以逾越的关卡、作为主体性的“人”的重建障碍等都使得灾区的前进举步维艰。可以说,灾区目前的困难依旧是严峻的。

庆幸的是,仍有许多NGO活跃在灾后重建的前线队伍当中,他们根据灾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发挥机构所长,在政府无暇顾及却又事关重大的一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NGO的紧密接触和长期合作中,笔者发现不管是有志于重建灾区生计的,抑或是整合资源促进灾区社区发展的,有一个理念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于其机构行动前提中,那就是社会关系的重建。一些NGO通过建立合作社把部分灾民组织起来,在共同追求经济效益之余,还扩充了他们的社会资本,增强和巩固了其社会支持网,在一定意义上也重建了他们的社会关系;还有一些NGO在灾区成立舞蹈队、腰鼓队、青年志愿者队伍、执行委员会等社区自组织,并协助他们进行活动策划、组织和队伍建设,在重建“人”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关系。可见,尽管NGO在灾区实施的项目各有侧重:有的关注生计重建,有的着力于社区发展,但作为外来力量的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灾民的社会关系重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项目效果可持续地发挥作用,才能切实地使灾区能够有所改变。

毕竟,人始终是社会性的动物,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个体产生各式各样的互动,形成各式各样的关联。在常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