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访谈信徒基本情况
所属图书: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四辑)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关键词:
信徒的人员构成

信仰对信徒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一)生活方面

1.道德和价值观的改变

我们访谈过的很多信徒都谈到,当他真正具有了基督信仰时,他的心里和生命里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经历一个“认罪、悔改、重生、得救、成圣”的体验,认罪是信仰的开始,而悔改则是信仰的重要体现形式。犹太人的律法《摩西十诫》规范了人与上帝的关系及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基本的关系,“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并跪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的神的名;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其他一切所有的东西”。从《摩西十诫》的内容来看,除了密切关乎宗教层面的第一诫到第四诫外,第五诫到第十诫不仅有宗教戒律方面的意义,同时与世俗社会现行的道德和法律也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信仰上帝的基督徒,首先会尽量按照十诫要求他的行事和悔改。这种改变首先会表现为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改变,改变的表现形式可能大到改变不端的品行和恶习,如打架、偷窃和不正当性关系等,小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烟、喝酒和赌博等。

信徒1、信徒2和信徒3在信教以前是典型的小混混和不良青年,在信教后,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孽,有了悔过之心,开始按照《圣经》的教导和上帝的话语,一切行事都以一个基督徒的标准要求自己。信徒2是从16岁上高中读书时,就成天和男同学一起玩,喝酒,打架,谈恋爱,最后高中都没有毕业,没有办法上了技校,在那里也是成天和那些不好好学习的男生在一起混,用他的话说他“那好像根本就不是我的人生,而是别人的人生”。毕业以后想去韩国没去成,就还是和一帮朋友一起喝酒、打麻将、玩女人,